广州将成为全国第三所承认区块链证据的城市
- 编辑:xilele -广州将成为全国第三所承认区块链证据的城市

据新华视点报道,北京互联网法院9日上午挂牌,将集中管辖北京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
据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一条,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北京互联网法院已是挂牌的第二家,早在2017年8月18日,杭州就以率先挂牌成立了互联网法院,成为全国第一家集中审理涉网案件的试点法院。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负责人表示,我国还将在广东省广州市增设互联网法院,并于本月挂牌收案。
那么,网上官司究竟该怎么打?
据《规定》第十二条显示:互联网法院采取在线视频方式开庭。存在确需当庭查明身份、核对原件、查验实物等特殊情形的,互联网法院可以决定在线下开庭,但其他诉讼环节仍应当在线完成。
从方式上看,由于区块链领域案件的特殊性,产生的证据多存在于互联网,在线审理会降低案件处理的难度。
在今年6月份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判的一起网络侵权案中,原告方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作为电子证据存储方式,并得到了审判机关的支持。此次成功尝试,让区块链技术存证在法律中首次得到认可。
除此之外,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所在市的辖区内应当由基层法院受理的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还包括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纠纷;互联网金融借款、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和侵权纠纷等。
从原则上看,由线下办理到线上断案的转变,并没有改变法院原有的第三方中立态度。
在互联网法院中,网络调节室和网络法庭均采用电子调光玻璃,法官或调节员可以自我调节玻璃的状态,考虑到了工作的需求,更注重受众知晓的透明度。
此种线上审判的规定和使用方式,推动了互联网时代法律与技术、大数据等多方面的联结,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区块链作为可信的分布式网络,可以帮助网络调节的过程更加透明化,未来可以预见其前景。